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特大型建筑央企)

(报告出品方/分析师:国信证券 任鹤 朱家琪)

01 特大型建筑央企,万亿营收财务稳健

前身铁道兵,特大型建筑央企龙头

中国铁建前身为解放军铁道兵。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铁建”)于2007年11月5日在北京成立,由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独家发起设立,为国资委管理的特大型建筑企业。2008年3月10日和3月13日,公司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上市。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公司由国资委控股,是全球领先的特大型综合建设集团之一。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51.13%,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公司连续入选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杂志“全球250家最大承包商”,2022年排名第3位;连续入选《财富》杂志“世界500强”,2022年排名第39位;连续入选“中国企业500强”,2022年排名第11位。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公司拥有行业领先技术专家(1名工程院院士、11名国家勘察设计大师、11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国家级、省级奖项多次(国家科学技术奖87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123项、国家优质工程奖490项、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157项、省部级工法3838项),累计拥有专利24896项。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业绩稳健可持续,主营工程承包

营收超万亿,业绩稳健可持续。2021年,中国铁建实现营业收入10200亿元,同比增长12.1%,首次迈上万亿大关;实现归母净利润总额246.9亿元,同比增长10.3%;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84.2亿元,同比增长8.6%,实现归母净利润187.5亿元,同比增长4.9%。

2022全年,公司新签合同额32450亿元,同比增长15.1%。公司资产负债率自2013年84.8%逐年下降至2021年74.4%,财务结构持续优化。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公司主营工程承包,培优拓新,布局新兴产业。公司以施工承包为主发展了规划设计咨询、工业制造、物资物流等业务,形成了完整的行业产业链。

公司主营工程承包业务在2021年实现营收8938亿元,同增9.9%,占比87.6%,毛利率7.9%;房地产业务2021年实现营收507亿元,同增23.8%,占比4.97%,毛利率17.6%。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工程承包业务占比89.7%,较去年增2.04pct,房地产业务占比3.96%,较去年减少1.01pct。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02 行业分析:基建投资景气持续,大交通领域空间仍在

专项债前置发力,基建投资持续回暖

政策转向稳增长后,基建投资持续回暖。2022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5.1%,高于全年3%的GDP增速,相较2021全年(固定资产累计同比增长4.9%,GDP增速8.1%)有效投资需求充足。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19.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同比增长10.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同比增长9.1%,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总体增长水平。

自2021年底提出“稳增长”和“超前基建”后,基建投资增速快速上扬,在房地产投资快速下滑的情况下支撑起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稳定。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专项债发力,预算内资金支撑基建投资高增长。

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同比高增39.3%,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合计资金来源仅增长0.5%,印证财政资金成为拉动基建投资的主要发力点。

受到减税降费政策和土地市场低迷的影响,2022年国家一般公共收入同比仅增0.6%,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20.6%,专项债成为财政支持预算内资金的关键手段。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2023年专项债发行延续上年前置特征。

2022年全年安排新增地方专项债额度3.65万亿元,加上9月国务院另外部署的5000亿元专项债结存限额,共有4.15万亿元的发行空间。2022专项债发行前置,上半年累计发行3.92万亿元,净新增3.41万亿元,上半年即完成发行目标的94.2%。2023年伊始,据各省市预算报告显示,财政部已经提前下达2023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2.19万亿元,创历史新高,提前批同比增加50%。从各省市分配额度看,广东、山东、浙江、四川和河北分配额位居前五,分别为2543/1865/1439/1339/1286亿元。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开复工提速,实物工作量有望加速落地。

据百年建筑调研,截至二月初二,全国12220个工程项目开复工率为86.1%,较正月廿四提升9.6个百分点,农历同比提升5.7个百分点;劳务到位率83.9%,较正月廿四提升15.7个百分点,农历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

华东、华中区域开工率已超90%,市政、基建、房建开复工率分别为88.2%/87.3%/84.1%。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基建仍然是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抓手,政府投资意愿强烈。

在疫情反复,全球经济低迷的环境下,消费和出口的复苏均要求需求端实现信心修复,而信心修复在短期内难以实现。相较而言,投资(尤其是基建投资)的需求端有很大一部分比例是政府和国有企业,对利润敏感性较低,且政府往往具有逆周期调节的倾向,在投资端的刺激政策传导更为顺畅。

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政策发力适当靠前,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2022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超前基建,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支持基建项目。2023年1月,国常会指出要深入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推动重大项目建设、设备更新改造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从政策表述中可以看到政府投资意愿明显强于过往几年,财政资金对基建投资支持力度明显加强。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交通领域投资持续高增,两路一轨空间仍在

“十四五”期间,铁路营业里程计划增加1.9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增加1.2万公里),公路通车里程计划增加30.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建成里程增加2.9万公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计划增加3400公里;到2035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合计约70万公里,其中铁路/公路/高等级航道分别约20/46/2.5万公里。

交通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速放缓但仍处高位,铁路、公路、城轨增长规模可期。2021年,全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6万亿元,同比增长约4%,分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看:

1)铁路

铁路领域当前投资放缓,但人均铁路里程不足,建设空间仍在。2021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89亿元,同比下降4.2%,降幅收窄1.6pct;投产新线4208公里,其中高铁2168公里,截至2021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5万公里(其中高铁超过4万公里)。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人均铁路里程仍然不足,运力相对短缺,中国每万人保有1.04公里的铁路,明显低于其他发达经济体。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2)公路

公路领域投资基数大,增速平稳。2021年全国公路建设投资完成额25995亿元,基本与去年持平。截至2021年末,全国公路里程528.1万公里。

从2000年以来全国公路建设的发展趋势来看,2005年是公路里程增长最快的一年,由2004年的187.1万公里增长到334.5万公里,同比增长约80%。此后,我国公路增长平均增速约3%。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3)市政轨交

市政投资保持增长,轨交建设需求较大。2021年全国市政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23371.7亿元,同比增长4.9%。其中,城市轨道交通继续保持以地铁为主导,多种线路协同发展的模式,全年新增城轨交通运营线路长度1222.9公里,新增运营线路39条。截至2021年末,中国累计有50个城市运营城轨交通线路9192.6公里,其中地铁7253.7公里,占比78.9%。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行业集中度提升,海外工程复苏可期

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其对上游建设需求的匹配能力。在项目建设模式发生重大变化的同时,上游业主端也对建筑企业提出了新的需求:

1)对资质要求更高。项目更加综合,项目招标对资质要求也就更高;

2)对资金实力和风险控制能力要求更高。专项债+特许经营的模式就规避了PPP中政府支出责任不超过10%的红线,对政府当期的财政压力较小,新的综合性项目将要求建筑企业承担更多前期投入并且控制后期运营风险;

3)更强调项目项目策划、规划设计、产业导入能力。更加复杂的项目更考验总包单位的综合能力。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

2022年前三季度,建筑业新签合同额23.43万亿元,同比增长6.8%,八大建筑央企新签合同额9.95万亿元,同比增长19.1%,明显高于行业总体增速,由合同额占比衡量的行业集中度指标由2018年的30%不断提升至2022年9月的42.5%。其中,中国铁建前三季度新签合同额占比7.9%,仅次于中国建筑、中国中铁,排第三位。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疫情影响下对外承包工程承压,国际经营环境严峻。

2021/2022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2585/2531亿美元,YOY 1.2%/-2.1%,完成营业额1549/1550亿美元,YOY -0.6%/0.0%,新签承压,完成合同额边际改善。

对外工程承包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合同额和完成营业额分别占总额的51%和55%,是国际工程的重要组成。此前国际经营环境总体严峻,受地缘政治波动、新冠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对外承包工程开展困难重重。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一带一路”市场广阔,国际工程复苏可期:

1)“一带一路”国家疫情缓和,经济逐渐复苏。“一带一路”大部分国家的新冠肺炎新增及死亡病例均出现下降,防疫政策大幅放松。许多国家国内生产生活基本恢复疫情前水平,并开放了边境限制。经济整体也在持续恢复,2022年上半年,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分别实现7.8%/8.9%/6.4%/5.2%的经济增长。

2)发展基建仍是许多国家实现经济稳增长的重要部分。根据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2022 年“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指数小幅回升,虽然地缘政治冲突等的不确定性仍在,但基建稳增长已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共识。绿色基建发展是当下基建投资的重要增长点,2021年全球绿色债券已累计发行15987亿美元。

3)我国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进程加快,建筑企业国际影响力较强。2022年4月,发改委《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领域务实合作扎实推进,包括直接的新能源产业对外投资合作,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项目设计建设等。适逢2023年“一带一路”十周年与第三届“一带一路”峰会,海外工程有望持续加速。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03 公司分析: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

大基建主业根基稳固,结构持续优化

工程承包是公司的主营核心业务,发展稳健。2021年工程承包业务完成营业收入8938亿元,同增9.9%,占总营收87.6%,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收4847亿元,同增12%;2022新签合同额18626亿元,同比减少22.7%,主因公司新签合同额分类新增投资运营、绿色环保等业务。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工程承包业务毛利率约7.9%,毛利率自2016年起缓慢改善,原因是毛利率较低的铁路、公路业务占比下降,毛利率较高的市政、房建等业务占比提升。铁道部作为公司铁路领域的主要客户和监管单位,公司的议价能力较弱,毛利率低且提升空间有限;而公路、市政等领域市场化竞争程度更高,未来随着龙头集中度的提升,毛利率有望持续改善。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从结构上看,公司工程承包业务含基建工程和房建工程两大类。2021年,市政、铁路、公路业务新签合同额占比分别为17.9%/15.6%/11.3%,同比变动-6.3%/+30.2%/+4.1%,房建工程新签合同额占比40.4%,同比+13.4%。

中国中铁披露2021年铁路大中型市占率46.6%,同年铁路业务新签合同额4335.7亿元,高速公路市占率10%,同年公路业务新签合同额2952.6亿元,中国铁建2021年铁路/公路新签合同额3764.7/2730.4亿元,据此推算中国铁建在铁路大中型/高速公路的市占率分别约为40.5%/9.2%。

据最新披露,截至2022三季度:

1)市政、铁路、公路业务新签合同额同比-1.2%/-12.4%/+49.3%,公路业务同比高增主因公司紧跟各地政策规划,关注重点路线,提升运营能力,扩大市场影响力;

2)房建工程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21%,基本未受地产低景气影响,韧性十足;

3)电力工程实现新签合同额756亿元,同比增长604.9%,主因公司抢抓市场机遇,聚焦“双碳”目标,以抽水蓄能和海上风电市场开发为突破口,加快进军水电、风电等领域,市场份额快速扩大。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房地产自主开发谨慎,经营风险低:

1)土地方面:以一、二线城市为重,三、四线城市为补充。2021年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等32个城市获取64宗土地,总建设用地面积666.4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2115万平方米。截至2021年末,已在87个国内城市,进行419个项目的开发建设。建设用地总面积约3687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1633万平方米。

2)开发销售方面:2021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818.5亿元,其中西南、长三角区域完成投资占比分别为26.2%,35.9%,实现销售金额1432亿元,同增13.2%,销售面积990.6万平方米,同增14.5%。在建项目包括天津国际城、重庆西派城、贵阳铁建城等商业项目,以及贵阳国际城、广州南沙海语熙岸、温州未来视界等住宅项目。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多元业务拓展积极,海外业务势头强劲

多元业务彰显活力,成业绩增长重要引擎。2021年,公司非工程承包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957亿元,营收贡献19.2%,实现毛利282亿元,毛利贡献28.8%。2022上半年,非工程承包业务营收贡献15.9%,毛利贡献27.7%。

整体看来,公司非工程承包业务体量远小于工程承包,但利润贡献近三成,主因其盈利能力强,毛利率远高于工程承包业务。2021年公司勘察设计、工业制造、物流贸易业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94.2/218.6/1037.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2%/21.1%/35.4%,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1.9%/2.1%/10.2%:

1)勘察设计:高原冻土地区、沙漠地区、复杂艰险山区、高寒地区、湿陷性黄土地区、高原大风戈壁岩溶软土等复杂地区的铁路综合勘察技术。

2)工业制造:公司掘进机年产能达200台,占国产市场“半壁江山”;TBM(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市占率85%以上,可为国内地下工程提供智能化施工整体解决方案和高端装备,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大型养路机械主力产品市占率80%。

3)物流与物资贸易:公司拥有遍布全国的70余个区域性经营网点、133万平米的物流场地、4万余延长米铁路专用线、32550立方米成品油储存能力,是铁路总公司两家钢轨服务代理商之一,中国第二大铁路物资供应商,全国最大的工程物流系统服务商。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中国铁建海外新签合同额规模领先,增长稳健。面对全球疫情波折反复、安全局势动荡等不利因素,2022年中国铁建境外新签合同额3061亿元,同比增长18.9%,占公司总体新签9.4%,规模居建筑央企之首。六家建筑央企海外新签合同额占全国对外工程承包新签合同额63.5,其中铁建占比18%。

“一带一路”方面,建设并运营中老铁路、卡塔尔卢塞尔体育场、莫斯科地铁、尼日利亚拉伊铁路、亚吉铁路等代表性项目。中国铁建是最早进入非洲的中国企业,已在非洲耕耘发展50余年,业务遍及47个国家,在手合同规模678亿美元,建成铁路及城市轨道总里程10605千米,公路4800千米,运营及维护铁路里程超过2800千米,投资总额超10亿美元。

国际产能合作方面,完成巴西中西部一体化铁路6万余吨钢轨出口供应,在菲律宾实现中国自主品牌得隧道掘进机首次出口应用,6600吨钢轨运抵印尼,标志着中国高铁整体出口“第一单”完成全部长钢轨出口运输。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资本运营以融促产,财务指标稳健

央企价值回归动力凸显,公司资本运作积极

新一轮国企改革开启,涉房企业再融资放开。2020-2022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已收官,2023年开启新一轮考核,指标为“一利五率”,目标为“一增一稳四提升”,主要变化在于用净资产收益率代替净利润指标,用营业现金比率代替收入利润率指标,更重视盈利能力和价值实现能力。此外,涉房企业融资再放开,资产负债率小于75%和市净率大于1成为涉房建企再融资仅剩的阻碍。

加快完善契合国企特点的估值方法,扭转“折价”趋势。2022年11月,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2金融界论坛年会上指出,国有上市公司应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让市场更好地认识其内在价值。国企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长期被低估。当前亟需完善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以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加快完善契合国企特点的估值方法。低估值建筑国央企估值回归动力进一步凸显。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1)央企首例分拆上市:子公司铁建重工挂牌上市

2021年,中国铁建全力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点任务,优化产业布局,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公司控股子公司铁建重工在科创板成功挂牌上市,创建筑央企首例。铁建重工成立于2006年,是我国掘进机装备头部厂商,产品竞争力强,盾构机渗透率逐步提升,出口快速放量。据业绩快报,2022年实现营收101亿元,同比增长6.1%,归母净利18.4亿元,同比增长6.3%,新签合同额160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海外新签订单13.5亿元,同比增长75%。

2)西部首单基础设施REITs:国金中国铁建高速REIT

2022年6月,国金中国铁建高速REIT成立,该基金底层资产为重庆至遂宁高速公路BOT项目重庆段,项目总投资42.3亿元,运营里程93.46公里,特许经营权2004年12月9日至2034年12月8日,剩余年限约13年。项目公司由中铁建重庆投资集团持有其80%股权,重庆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其20%股权。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财务指标稳健,资产结构持续优化

盈利能力稳健,经营效率持续优化。2022Q3,公司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为7.8%,同比下降0.29pct;期间费用率为4.41%,同降0.37pct,降本成果显著,其中,销售费用率为0.54%,同降0.03pct,管理费用率为1.81%,同降0.14pct,研发费用率为1.76%,同降0.18pct,财务费用率为0.3%,同降0.03pct。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资产负债率下行,现金流有所改善。2022 Q3,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5.9%,近年来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资产负债率连续下降;流动比率1.11倍,速动比率0.69倍;收现比1.01,付现比1.02,回款情况稳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11.7亿元,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455.9亿元,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入791亿元。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应收账款周转率显著提升,运营能力增强。近几年,公司存货、应收账款周转率提升明显,总资产周转率保持稳定。2021年,公司总资产周转率为0.79次,与前几年基本持平;存货周转率为3.6次,同比略有减少,较2017年周转次数增加约1.3次;应收账款周转率7.25次,同比略有减少,较2017年周转次数增加约2.38次。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04 盈利预测

假设前提

我们的盈利预测基于以下假设条件:

1.公司2019-2021年营收分别为8305/9103/10200亿元,根据公司未来业务布局情况及各业务情况,预计公司2022-2024年总营业收入为11282/12531/13979亿元,同比增速10.61%、11.07%、11.55%。

2.预计公司未来三年营业成本/营业收入较前三年移动平均值增加0.3%。

3.预计公司未来三年管理费用/营业收入缓慢增多,较前三年移动平均值增加3%。

4.预计公司未来三年研发费用/营业收入缓慢增多,较前三年移动平均值增加5%。

5.预计公司未来三年销售费用/营业收入缓慢增多,较前三年移动平均值增加3%。

6.预计公司未来三年营业税附加/营业收入为前三年移动平均值。

7.预计公司未来三年所得税税率为前三年移动平均值。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未来3年盈利预测

按上述假设条件,我们得到公司2022-2024年的营收分别为11282/12531/1397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3/264/281亿元。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盈利预测的敏感性分析:公司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业,未来的新签项目、项目施工进度及结算节奏将决定公司未来净利润的增长速度。

我们将盈利预测分为乐观、中性和悲观预测:

1)在乐观情况下,公司营收及毛利率水平均不同程度好于预期;

2)在悲观情况下,公司营收及毛利率均不同程度不及预期;

3)在中性预测条件下,公司2022-2024年EPS分别为1.79/1.94/2.07元。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05 估值

我们采用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两种方法来估算公司的合理价值区间。值得注意的是,绝对估值虽更能反映公司实际价值,但考虑到公司股价长期被市场低估,绝对估值偏离实际股价过多,相对估值更能反映市场实际情况。因此主要以相对估值为主,绝对估值可作为股价上限参考。

绝对估值:每股价值12.53元,较当前股价有42.7%的空间

未来5年估值假设条件见下表: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我们采用FCFF现金流折算法对公司进行估值,相关假设数据见上文。据此估算出公司股票价值为1702亿元,折合每股价值12.53元,较当前股价有42.7%的空间。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绝对估值的敏感性分析:当永续增长率和折现率同时变化时,公司绝对估值相对此两因素变化,得出公司绝对估值的股价区间在11.33-14.00元。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相对估值:每股价值为10.67元,较当前股价有21.5%的空间

公司为基建龙头,业务覆盖广,因此我们选取建筑央企龙头(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交建、中国中冶)及基建地方龙头(四川路桥、隧道股份、上海建工)作为可比公司。

1)从盈利能力出发:根据可比公司每股收益预测,2023年PE均值为6.46倍,我们预测中国铁建2023年PE低于行业均值取5.5,对应每股价值为10.67元,较当前股价有22.1%的空间;

2)从资产质量出发:可比公司当前PB的去尾平均值为0.77,假定中国铁建2023年PB低于行业均值取0.55,据盈利预测中每股净资产20.3元,对应每股价值11.17元,较当前股价有33.3%的空间

特大型建筑央企,中国铁建:大基建业务稳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公司作为特大型建筑央企,万亿营收财务稳健,基建投资景气持续,叠加“一带一路”工程复苏,公司价值回归动力充足。

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243/264/281亿元,每股收益1.79/1.94/2.07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4.91/4.53/4.24X。综合上述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公司合理估值10.67-12.53元,较当前股价有21.5%-42.7%溢价。

06 风险提示

估值的风险

我们采取了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方法,多角度综合得出公司的合理估值在10.67-13.14元之间,但该估值建立在相关假设前提基础上的,特别是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的计算、可比公司估值参数的选定,都融入了很多主观判断,进而导致估值出现偏差的风险,具体来说:

1.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对公司绝对估值影响非常大,我们在计算WACC时假设无风险利率为2.5%、风险溢价6.0%,可能仍然存在没有完全评估风险溢价对该等参数取值偏低、导致WACC计算值偏低,从而导致公司估值高估的风险;

2.我们假定未来10年后公司TV增长率为1%,可能因公司所处行业未来10年后充分饱和,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从而导致公司估值高估的风险;

3.相对估值方面,我们选取了与公司同行业且地位相近的建筑央企龙头(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交建、中国中冶)及基建地方龙头(四川路桥、隧道股份、上海建工)作为可比公司,以可比公司2023年平均PE 6.45做为相对估值的参考,同时考虑公司PE长期偏低,在行业平均动态PE的基础上稍微折价,最终给予公司2023年5.5倍PE估值,可能存在公司估值偏高的风险。

盈利预测的风险

我们对公司的盈利预测建立在较多假设前提的基础上,包括:

1.营业收入增长率:我们假设公司未来三年营业收入增速10.61%/11.07%/11.55%,可能存在对公司项目回报率、结算进度偏乐观,进而高估未来三年业绩的风险;

2.营业成本、管理费用、研发费用、销售费用、营业税及附加、所得税税率等的假设基本采用前三年移动平均的方式,可能存在未来出现特殊波动,导致对公司盈利预测存在较大偏差的风险。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公司工程承包业务占比87.6%,铁路、公路等其他相关基建业务较依赖于政策支持及政府投资。一方面基建建设、PPP项目等受宏观经济运行影响较大,有政策不及预期风险;另一方面,2022年基建投资高增,未来几年基于2022年高基数,面临着基建投资增速不达预期风险。

项目投资风险

公司投资业务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和PPP项目,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涉及面广。PPP模式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建设过程中地方财政资金不足以及借助社会资本、技术优势等解决基建运营管理事项。但在具体实施中,项目可行性研究不足、合同条款宽泛,可能因投资信息不充分、决策不严谨等问题,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投资回报率低于预期。

国际投资经营风险

公司2022年海外新签合同3061亿元,规模居建筑央企之首,可能面临境外投资风险。境外投资风险指企业境外投资受到当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政策法规、国内的相关政策以及企业国际化人才储备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产生投资失败、投资回报低于预期、人员安全保障低、企业声誉受损等风险。此外,由于受国际政治形势、外交政策变化、政府行政干预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使公司境外施工项目不能正常进行。

财务风险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应收款项达1887亿元,较2021全年增长330亿元,同增21.2%,规模较大,增速较快。客户财务状况恶化可能导致公司应收账款无法收回或者周转率下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的运营资金和现金流。此外,如对现金流管理不当,无法满足经营中及时付款、投资支出或及时偿还公司债务的要求,导致公司面临经济损失或者信誉损失的可能性。

同业竞争加剧风险

公司主营的基建业务存在较强劲的竞争对手:中国中铁,其基建业务营收占比近90%,2022年新签合同30324亿元,同比增长11.1%,前三季度新签占建筑业总新签7.9%,次于中国建筑排第二名。随着未来建筑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公司面临龙头央企竞争逐步加剧导致订单及收入不及预期的风险。

其他风险

公司面临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风险,包括企业在管理制度执行、措施落实、技术管理、分包管理、设备管理、事故处理等方面缺乏有效管理而导致企业发生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存在安全隐患。

——————————————————

报告属于原作者,我们不做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报告选自【远瞻智库】

发布于 2023-05-22 20:05:08
收藏
分享
海报
354
上一篇:华夏全球精选(强力反弹) 下一篇:广发聚丰(张坤葛兰傅友兴等顶级基金经理历史最大回撤是多少为什么)
目录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